康健园 科学预防远胜于对症治疗 关注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作为严重威胁婴幼儿生命健康的一大元凶,急性下呼吸道疾病受到广大新手父母和家庭的关注。为此,儿科权威专家分享疾病防治信息,提升大众对于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在内的急性下呼吸道疾病的危害和预防手段的认知。
RSV感染不仅常见危害也大
在过去几十年中,随着疫苗的广泛应用和有效的抗生素在临床应用,包括肺炎链球菌在内一些细菌类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儿童的发病人数都下降了。但是全球还有一些重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没有控制好,尤其是呼吸道合胞病毒对婴幼儿的危害非常大。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传染科主任曾玫教授介绍,针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英文简称为RSV)感染导致的下呼吸道疾病,至今没有有效疫苗,也没有特异性的治疗药物。脆弱的婴儿是最容易被危害的人群,其中6月龄以下感染数约占RSV感染发病总数的50%,75%的感染发病年龄在1岁以下。对于婴幼儿来讲,肺炎最严重的致病原就是呼吸道合胞病毒。美国曾做过一项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学调查,文章发表于权威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调查显示,在美国过去10年中,5岁以下的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最常见的病原体是呼吸道合胞病毒,占28%。
“喘息”表现尤需引起警惕
RSV在儿童下呼吸道感染中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病原角色,尤其在婴儿中是最常见的。从临床表现来讲,婴儿特别是小婴儿,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RSV感染以喘息为主要表现,并不是以发热为主要表现。喘息发作等急性发作症状通常持续一到两周才慢慢缓解,这对孩子和家长都带来身心创伤。此外,也有部分婴儿RSV感染伴有发烧、明显咳嗽等症状。。
2岁以上幼儿和学龄儿童RSV感染率明显降低,可以表现为流感样症状,表现为发烧、咳嗽,喘息不严重或没有出现喘息,这时需要和流感等其他呼吸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进行鉴别诊断。
在整个社区的5岁以下儿童中,尤其是2岁以下婴幼儿中,名师名家RSV感染仍然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危重症病例因为呼吸困难、呼吸衰竭而不得不接受呼吸机治疗,特别严重的RSV感染可能会夺去婴幼儿的生命。婴幼儿期RSV感染以后引起反复喘息发作、发展为哮喘的风险会明显增高,有的重症RSV感染儿童幸存后会残留肺功能受损。
无特效药更凸显预防之重要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没有特效药,在此情况下,治疗方面主要是对症支持,一方面保证气道通畅,经常采用雾化治疗,以及吸入支气管扩张剂缓解支气管痉挛、阻塞;另一方面减轻气道炎症,通过吸入激素类的药物,必要时全身短期激素治疗,以减轻气道炎症反应,帮助孩子度过难关。氧疗和呼吸机治疗等辅助治疗手段,也能帮助孩子度过最危难的时期。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总体治疗原则是综合性的防治措施,以呼吸道的对症支持治疗、护理为主,如果合并细菌感染,需要及时给孩子使用抗菌药物,同时要避免过度的抗菌药物治疗。
RSV感染对孩子造成的危害之大、医治之难,再次提醒人们要重视预防。北京市儿科研究所感染与病毒研究室主任谢正德教授指出,对于任何一种感染性疾病的预防,主要是两类:
一是指非药物干预措施在内的一般预防,如戴口罩、勤洗手、房间通风、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最好间隔2米等。家长日常照料婴幼儿时要坚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
二是包括被动免疫和主动免疫在内的特殊预防。被动免疫是指将人源的、合成的主要针对某一个特异的病毒(比如RSV或狂犬病毒)的单克隆抗体或是将通过血液制备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注射到人体内。另外主动免疫手段还可以通过疫苗让人体免疫细胞主动地产生抗体去预防疾病。
不单单是非药物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今后需要疫苗和单克隆抗体来进行更有效和精准的预防。针对RSV感染的疫苗研发仍在进行中,而在药物研究方面,长效人源单克隆抗体在预防方面取得了很好的前期研究成果,可能在未来几年就会应用到临床。国内已有RSV长效人源单抗的研发进入三期临床试验阶段,近期针对婴幼儿群体RSV预防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研究将在多地开展,临床招募工作即将展开。
(潘嘉毅)
热点资讯
- 美国精简版芯片补贴法案获重要进展,引
- 维克拉马辛哈当选斯里兰卡总统,曾六度
- 北控表现不佳!马布里失去人心换帅迫在
- 造车新势力5月交付量回暖:4家交付过万
- 五年产能增十倍:两强领跑中国动力电池
- 文旅部一年推200多家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
- 热搜!2022暑期档总票房突破35亿元!电影
- 老有意思摄影 | 丁宽亮:猴子的世界是温
- 卫冕冠军惊出一身冷汗,郭艾伦三分球
- 俄媒述评:中国“抗疫长城”为冬奥保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