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法门寺遗珍(六)茶茗飘香
图片
唐皇室日用金银器的第三大类是茶具。
唐皇室在法门寺里供奉了一整套皇家金银茶具,多件器物上刻划“五哥”二字,这是唐僖宗的小名,他是唐懿宗的第五子。因此这套茶具应为唐僖宗日常所用。图片
物帐碑记载:
笼子一枚,重十六两半。龟一枚,重二十两。盐台二副,重十三两。结条笼子一枚,重八两三分。茶槽子碾子茶罗匙子一副,七事共八十两。
翻译成现代白话,就是说包括了从茶叶的贮存、烘烤、碾磨、罗筛、烹煮到饮用全部过程所用器具,这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早、等级最高、配套最完整的宫廷茶具。图片
唐代饮茶方法与始于明代的泡茶不同,称为做茶,前期流行煎茶,晚唐时以点茶为主,并延续到宋代。
点茶的程序很复杂,用到的茶具很多,那会儿吃次茶跟现在吃顿西餐晚宴差不多。下面就通过李五哥皇帝的茶具来看唐人是怎么一道道的做茶吧。
第一道,烘茶,鎏金飞鸿纹银笼子。图片
唐人用茶饼,做茶前先要把茶饼碾成粉末。为了让茶干燥便于碾碎,先要把茶放在笼子里烘焙,称为炙茶。民间一般用竹笼子,皇家的茶具讲究,焙茶就用了鎏金飞鸿纹银笼子。图片
还可以用金银丝结条笼子,以金丝和银丝编结而成,制作精巧细腻,玲珑剔透,是唐代金银工艺中绝无仅有的精品,代表了晚唐时期金银器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
图片
第二道,碾茶。
烘焙好了茶,就要用这套茶碾子把茶饼碾成粉末,越细越好。图片
这件茶碾子全重1168克,由鎏金鸿雁纹银茶槽子和纯银碢轴组成。其中,茶槽子由碾槽、辖板和槽座组成。槽身两端为如意云头状,两侧各有一只飞雁及流云纹。槽座嵌于槽身,座壁有镂空壶门,门之间饰天马流云纹。茶碾子打开后,上置纯银碢轴,轴可来回转动碾轧茶饼。
图片
在茶槽子的辖板和碢轴的轴杆中部,李宗翰都用硬物刻划出“五哥”两字,表明此器为唐僖宗供奉。不过这些划字太浅,在出版物照片上都要看半天才能认出来,自己拍是拍不到了。
图片
第三道,筛茶。
茶饼变成了细末,但还需要筛一下,去掉杂质和没完全弄碎的小茶块,唐人用茶罗子筛茶。图片
鎏金仙人驾鹤纹茶罗子,出土于法门寺地宫后室,是唯一发现的唐代茶罗子,要不是有物账碑记载,谁能想到唐代人会这么称呼这件筛子。图片
茶罗子箱体内有茶罗架和接茶屉,筛完后的茶粒不仅极细,还颗粒均匀,便于后面的点茶。图片
第四道,贮茶。
筛罗好的茶末,就存放到鎏金银龟盒里。龟盖能够打开,用于存放茶末,龟嘴鼻通气,可能有利于空气流通。图片
不过自出土后,产品服务就一直有观点认为银龟应该是个香炉,在龟腹内点燃香料,香烟从龟的鼻孔和嘴旁的小洞散出。
物账碑上是把银龟与茶具一起记载的,但考虑到物账碑记载并不严谨,写账的人对皇家用具可能并不非常熟悉,所以有可能弄错了。图片
这个银龟也给我带来深深的困惑,因为第一次在法门寺看到它时是这个样子。
第二次去法门寺,没看到银龟,可能外展了。第三次在法门寺看到了,但与第一次见到的银龟有一些不易察觉的区别,主要是龟的嘴一个是张着的,一个是闭着的,还有一个龟的脚突出身体,一个龟的脚紧贴着龟腹。图片
中国的很多博物馆都有一个特别不好的问题,就是展出的复制品不说是复制品。
唐代物账碑说的很清楚,只有一个龟,所以这两件有差别的龟应该一件是复制品。找到当年的考古发掘报告,不很清晰的照片显示银龟的嘴是闭着的,脚是缩着的,也就是我第三次在法门寺见到的那只龟。图片
2018年在国家博物馆《大唐风华》展览上也看到这只银龟,也确实是闭着嘴缩着腿的。国家博物馆在复制品展出问题上做得还不错,而且特展一般都是真品,所以可以确定真正的唐代银龟应该就是这只了。
如同我选的背景歌曲,答案。
图片
第五道,煎水。
茶准备好了,就要开始煮水,用的就是两鬓苍苍十指黑的卖炭翁提供的木炭了。系链银火筋,是煎茶时生火挟炭的器具,一直用了几千年,火筷子啊。图片
第六道,配料。
之所以说是吃茶,是因为除了茶,唐人还要加上盐和胡椒粉这样的佐料。
这个盘丝座葵口素面小银盐台,碟座用银丝作螺旋形盘曲三周而成,应该就是放盐用的。图片
还有更复杂的,这件三足架银盐台分为盖、台盘和三足架,盖上有一个莲蕾提手,是中空的,能打开,用来放胡椒粉,下面的台盘用来放盐。图片
精美的鎏金飞鸿纹银匙可能是放盐时的量具。图片
第七道,调茶。
茶末、沸水、佐料都准备齐了,要开始调茶了。图片
鎏金伎乐纹调达子,是唐人专用于调茶的茶具,将茶末放入其中,加上适当的盐和胡椒粉等佐料,然后放入少许沸水在调达子内将茶和佐料们调成均匀的糊膏。图片
最后一道,点茶。
把调匀的茶膏放入盏中,加入沸水,同时用圆扁头的银香匙搅拌,要求搅拂出白色泡沫,称作汤花,最终调成的茶汤就可以供人饮用了。
点茶肯定是很有技术含量的活,就象北京的爆肚,是好是坏在极短的时间里就见分晓。图片
曾经一位朋友按我说的方法,做了一遍唐代茶饮。
她喝完后告诉我,味道跟方便面汤差不多。
关注我们
热点资讯
- 美国精简版芯片补贴法案获重要进展,引
- 维克拉马辛哈当选斯里兰卡总统,曾六度
- 北控表现不佳!马布里失去人心换帅迫在
- 造车新势力5月交付量回暖:4家交付过万
- 五年产能增十倍:两强领跑中国动力电池
- 文旅部一年推200多家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
- 热搜!2022暑期档总票房突破35亿元!电影
- 老有意思摄影 | 丁宽亮:猴子的世界是温
- 卫冕冠军惊出一身冷汗,郭艾伦三分球
- 俄媒述评:中国“抗疫长城”为冬奥保驾